时间: 2025-04-26 12: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6:13
“拿不住”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无法稳定地握住或控制某物。基本含义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缺乏稳定性、控制力或持久性。
“拿不住”是由“拿”和“不住”两个词组合而成,其中“拿”表示握住或持有,“不住”表示无法持续或稳定。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主要用于描述物理或心理上的不稳定状态。
在**文化中,“拿不住”常常与人的性格、行为或事物的状态相关联,反映了一种对稳定性和持久性的追求。在社会交往中,这个词也常用来批评那些缺乏毅力和稳定性的人。
“拿不住”给人一种不稳定和不可靠的感觉,可能会引起焦虑或不安的情绪。在表达中,这个词可以用来强调某人或某物的不可靠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因为团队成员的不稳定性而“拿不住”,最终导致项目失败。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拿不住”的负面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风中的承诺,拿不住的誓言,随风飘散在无边的天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试图握住飘动的气球,但气球不断从他手中滑落,形成“拿不住”的视觉形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声和物体滑落的声音。
在英语中,“拿不住”可以对应为“cannot hold”或“unsteady”,在不同文化中,这个概念都用来描述不稳定或不可靠的状态。
“拿不住”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可以用来描述物理、心理和社会状态的不稳定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的概念。
1.
【拿】
(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水浒传》-手里拿串拍板。
【组词】
从架上拿书;用钳子拿钉子;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别拿我的东西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住】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同本义(站住)。
【引证】
《后汉书·蓟子训传》-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 、 《后汉书》-春光已向梅梢住。 、 《南齐书·张融传》-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 、 萧悫《春日曲水》-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
【组词】
住歇、 住滞、 住后、 住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