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4:39
云篆(yún zhu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云朵的形状或图案。在古代,云篆也指一种类似于云朵形状的书法字体,这种字体多用于道教的符箓或神秘文献中,因其形状曲折、飘逸,如同云彩般变幻莫测,故得名。
云篆一词源于古代对云朵形状的观察和描述,后来被应用于书法和道教符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云篆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一种特定的书法风格和符号。
在**传统文化中,云篆与道教的神秘主义和自然崇拜有关。云篆的飘逸和变幻无常,象征着道教中的自然法则和宇宙的奥秘。
云篆给人以神秘、优雅和超脱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天空、自由和无限的可能性。
在参观道教寺庙时,我曾见过用云篆书写的符箓,那种飘逸的笔触和神秘的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云篆:
云篆天书,字字飘逸,
如风过耳,不留痕迹。
云篆的视觉联想是天空中的云朵,变幻莫测,美丽而神秘。听觉联想可能是风吹过云层的声音,轻柔而悠远。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云篆的词汇,但类似的自然元素和符号在各种文化中都有出现,如印度的曼陀罗图案。
云篆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1.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2.
【篆】
(形声。从竹,彖(tuàn)声。从竹,与简册有关。本义:即篆书。汉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史籀所作为大篆,李斯所作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为缪篆。其实许君所云八体,唐元度所云十体,下至韦绩所云五十六种云,梦英所云十八种书,皆得之篆也。-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 、 左思《吴都赋》。注:“篆书于素也。”-鸟书篆素。 、 明·魏学洢《核舟记》-用篆章一。
【组词】
篆炉、 篆体、 篆虫、 篆题、 篆隶、 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