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17
“卸篆”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将篆刻的印章从印台上取下。篆,指的是篆书,是**古代的一种书体,常用于印章制作。因此,“卸篆”在字面上的含义就是将篆刻的印章从印台上卸下,不再使用。
在文学作品中,“卸篆”可能被用来比喻某种权威或责任的解除,如官员退休、学者不再从事学术研究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书法、篆刻等艺术领域,可能会提及。
同义词:解职、退休、离职 反义词:上任、就职、接篆(假设有“接篆”这个概念,即开始使用印章)
“卸篆”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卸”和“篆”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印章是权力的象征,因此“卸篆”也逐渐被引申为解除某种权力或责任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印章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身份和权威。因此,“卸篆”在文化上与权力的交接、责任的转移等社会现象紧密相关。
“卸篆”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解脱、放松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比喻意义上,它暗示着从某种责任或压力中解脱出来。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涉及到书法或篆刻,可能会实际使用到“卸篆”这个动作。在职业发展中,也可能会有“卸篆”的比喻意义,如从某个职位上退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卸篆归田,笔墨间寻得一片宁静。”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位老者小心翼翼地从印台上取下印章的场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印章与印台摩擦的轻微声响。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卸篆”这个概念的词汇,但类似的比喻可以用“retire”(退休)等词汇来表达。
“卸篆”这个词汇在字面上是指将篆刻的印章从印台上取下,但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被用来比喻解除某种权威或责任。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了解其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在个人表达中,可以灵活运用这个词汇来丰富语言的表达力。
1.
【卸】
(会意。从卩,从止,从午。卩(jié),像人形;止,息止;午,指马。合起来表示停车解马。本义:解马卸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卸,舍车解马也。 、 《广韵》-卸,卸马去鞍。 、 杜甫《携酒高亦同过用寒字》-空烦卸马鞍。
【组词】
卸车;卸鞍
2.
【篆】
(形声。从竹,彖(tuàn)声。从竹,与简册有关。本义:即篆书。汉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史籀所作为大篆,李斯所作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为缪篆。其实许君所云八体,唐元度所云十体,下至韦绩所云五十六种云,梦英所云十八种书,皆得之篆也。-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 、 左思《吴都赋》。注:“篆书于素也。”-鸟书篆素。 、 明·魏学洢《核舟记》-用篆章一。
【组词】
篆炉、 篆体、 篆虫、 篆题、 篆隶、 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