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9:12
词汇“三幼”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出发。以下是对“三幼”这一词汇的分析:
“三幼”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三个幼儿”或“第三幼”,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它可能是某个特定领域或地区的方言词汇。
由于“三幼”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如果是在特定的教育领域,可能指的是某个幼儿园的名称或者是指三个幼儿的集体。
由于“三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同义词:三个幼儿、三小、三童 反义词:不适用,因为“三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由于“三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三幼”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集体或组织,但这需要具体情境来确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三幼”可能不会引起特别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由于“三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非常有限。可能只有在特定的社区或组织中才会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三幼”作为一个特定的符号或象征来使用,例如在描述一个温馨的幼儿园场景时:
由于“三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三幼”的词汇。
“三幼”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具体的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特定词汇的背景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不常见的词汇。通过对“三幼”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多义性和语境依赖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幼】
(会意。从幺(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幼,小也。 、 《尔雅》-幼,稀也。 、 《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 、 《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子幼。 、 《礼记·祭义》-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幼原耳。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吾幼且少。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余幼好书。
【组词】
幼主、 幼少、 幼志、 幼君、 幼孤、 幼累、 幼蒙、 幼愿、 幼龄、 幼碎、 幼学、 幼虫
小孩儿。
【引证】
陶潜《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扶老携幼。 、 清·林觉民《与妻书》-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组词】
幼壮、 幼科、 幼妇、 幼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