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4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48:37
“天步艰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行走于天际的步伐非常困难。基本含义是指处境极其艰难,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常用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或国家、民族面临的严重困境。
“天步艰难”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古代**人对于天际的敬畏和对困难的深刻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形容各种极端困难的情境。
在文化中,“天步艰难”常常与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相联系。它反映了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不屈不挠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敬畏。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人们,以及他们在面对巨大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决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个朋友在创业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天步艰难”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天步艰难,星辰为伴,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前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登山者在陡峭山峰上艰难攀登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缓慢、旋律沉重的乐曲,来表达“天步艰难”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tough journey”或“a hard road to hoe”,但它们没有“天步艰难”那种深邃和宏大的意境。
“天步艰难”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面对极端困难的情境,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体现。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也要走下去……不要紧,还是要走下去的……(二月河《乾隆皇帝》三十八)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3.
【艰】
(形声。表示与土有关,艮(gèn)声。本义:土难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难理皆曰艰。”-艰,土难治也。
4.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