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3:11
“垂翼”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鸟类的翅膀下垂,通常用来形容鸟类飞行时的姿态。在比喻意义上,它可以指人或事物处于低落、衰败或无力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垂翼”常用来形容英雄末路、国家衰败或个人失意的情景。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情绪低落或事业不顺。在专业领域,如生物学或鸟类学,它可能指鸟类特定的飞行姿态。
“垂翼”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垂”意为下垂,“翼”指翅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比喻人的精神状态或事物的状态。
在**文化中,鸟类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鹰象征力量和自由。因此,“垂翼”在文学和艺术中常用来表达失意和衰败的主题。
“垂翼”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落日余晖下的孤独身影,或是风雨中挣扎的弱小生命。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失败后,用“垂翼”来形容我们团队的士气和状态,这个词准确地表达了我们的失落和无力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垂翼”:
在灰暗的天空下,
一只垂翼的鸟,
无声地滑过,
带走了最后的希望。
想象一只鸟在风雨中挣扎,翅膀无力地下垂,这种画面带来一种凄凉和无助的视觉感受。配合悲伤的音乐,可以增强这种情感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ooping wings”,但在文学和比喻意义上,可能没有“垂翼”在中文中那样丰富的内涵。
通过对“垂翼”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象征意义。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增强了我的表达能力,使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翼】
(形声。从羽,異(yì)声。《说文》小篆从飞,異声。本义:翅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翼,翅也。 、 《战国策·楚策》-六足四翼。 、 《韩非子·喻老》-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 、 《尔雅》-南方有比翼鸟焉。 、 宋玉《高唐赋》-振鳞奋翼。
【组词】
翼虎、 翼张、 翼膀、 翼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