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9:26
名帖:在汉语中,“名帖”一词通常指的是个人或机构的名片,上面印有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在古代,名帖也指拜访时递交的写有自己名字和官职的帖子,用以表明身份和请求接见。
“名帖”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拜访时递交的写有自己名字和官职的帖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名片。
在**传统文化中,名帖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递交名帖是一种礼貌和尊重的表达。在现代社会,名帖仍然是商务和社交场合的重要工具。
名帖给人以正式和专业的印象,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社交礼仪色彩。在商务场合,名帖的交换往往伴随着期待和机会的联想。
在商务会议中,我经常使用名帖与他人交换联系方式,这有助于建立职业网络和后续的合作机会。
在诗歌中,名帖可以象征身份和交流:
一张名帖,承载着身份的重量,
在交错的指尖,传递着未来的希望。
名帖的视觉联想通常是简洁的设计和清晰的文字,而听觉联想可能是交换名片时的轻柔声音和礼貌的问候。
在西方文化中,名片(Business Card)扮演着类似的角色,但其设计和使用*惯可能有所不同。
名帖作为沟通工具,不仅承载着个人信息,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商务礼仪。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名帖是提升社交和职业能力的重要一环。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帖】
(形声。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写在帛上的书签。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帖,帛书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