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8:29
作坊:指小规模的手工业制造或加工场所,通常由个人或小团体经营,进行手工制品的生产。
“作坊”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手工业者的作坊,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各种小规模的生产场所。
在**传统文化中,“作坊”常与手工艺人和传统技艺联系在一起,代表着一种传统和文化的传承。
“作坊”一词常带有一种温馨、传统和手工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匠人的专注和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在我的家乡,有一家历史悠久的作坊,专门制作传统的手工纸,每次路过都能闻到淡淡的纸香,感受到那份传统工艺的韵味。
诗歌: 在古老的作坊里, 木屑飞扬, 匠人的锤声, 回荡在岁月的长廊。
想象一个昏暗的作坊,木屑和灰尘在阳光下飞舞,锤子和锯子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工业交响曲。
在英语中,“作坊”可以对应为“workshop”或“studio”,但“workshop”更偏向于工作坊或研讨会的意思,而“studio”则多指艺术创作的工作室。
“作坊”一词不仅代表了小规模的生产场所,更承载了传统工艺和文化传承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尽管***工业生产占据主导,但“作坊”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坊】
堤防。 同: 防
【引证】
《礼记·郊特牲》-祭坊与水庸,事也。 、 《礼记·坊记》-大为之坊,民犹逾之。 、 《战国策·秦策》-长城钜坊,足以为塞。
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
【引证】
《老残游记》-小号店在这里,后边还有栈房,还有作坊。
【组词】
染坊;粉坊;磨坊;碾坊;油坊;谷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