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5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59:23
彷徨:指在某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彷徨常用来形容人物内心的迷茫和不确定,如鲁迅的《彷徨》。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彷徨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做决定时的犹豫状态。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领域,彷徨可能与决策困难或自我认同危机相关。
同义词:犹豫、踌躇、徘徊 反义词:果断、坚定、决断
词源:彷徨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彷徨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物理上的走动,更多地指心理上的迷茫和不确定。
在现代社会,彷徨常常与个人成长、职业选择和人生方向等主题相关,反映了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的不确定感和迷茫。
情感反应:彷徨给人一种不安和焦虑的感觉。 联想:联想到迷雾中的旅人,不知前路何在。
在大学毕业时,我也曾感到彷徨,不知道是继续深造还是步入职场。
诗歌:
在人生的长河中彷徨,
不知何处是归航。
心中的灯塔忽明忽暗,
指引着迷茫的航向。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在夜晚的街头徘徊,灯光昏暗,身影孤单。 听觉联想: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伴随着内心的迷茫和不安。
在英语中,彷徨可以对应为“wander”或“hesitate”,但这些词汇在表达迷茫和不确定时,可能没有彷徨那么强烈的心理色彩。
彷徨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走动,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内心的迷茫和不确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彷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