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3:33
词汇“彰徨不定”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由“彰”和“徨不定”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由于“彰徨不定”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如果强行解释,可以理解为某人的态度或行为既明显又犹豫不决。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彰徨不定”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如果有人使用这个词汇,可能是在描述某人在决策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重要决策面前既想表明立场又害怕承担后果的矛盾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在公众面前表达立场但又担心后果的情况,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形容自己的心理状态。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彰徨不定”用来形容主角在关键时刻的内心挣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面露难色,这可以形象地表达“彰徨不定”的状态。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无从比较。
通过对“彰徨不定”这个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实际语言使用中并不常见,更多的是一种假设性的组合。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实际使用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彰徨不定,载肥载臞。
1.
【彰】
(会意兼形声。从彡从章,章亦声。章,显著;彡(shān),加上修饰。本义:明显,显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彰,文彰也。 、 《广雅·释诂四》-彰,明也。 、 《书·皋陶谟》-彰厥有常。 、 《吕氏春秋·怀宠》-义理之道彰。 、 《书·伊训》-嘉言孔彰。 、 《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史记·货殖列传》-得势益彰。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邪?
【组词】
彰弥、 彰明昭著、 彰著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