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2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21:48
小像:通常指小型的肖像画或雕塑,也可以泛指任何形式的较小尺寸的人物形象表现。
“小像”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对小型肖像艺术作品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不仅限于绘画或雕塑,也包括了照片和其他形式的小型人物形象。
在**文化中,小像常常与纪念、纪念品或个人崇拜相关联。例如,家庭中可能会摆放祖先的小像以示尊敬和纪念。
“小像”往往带有一种温馨、个人化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家庭、亲情和个人的历史。
个人可能会在重要的日子,如生日或纪念日,收到或赠送小像作为礼物,以此来表达深厚的情感和纪念意义。
在诗歌中,“小像”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记忆的珍贵:
岁月如梭,小像依旧, 时光的痕迹,刻画在眉头。
视觉上,“小像”可能让人联想到柔和的光线照射在一张旧照片上,听觉上,可能是翻动相册时的沙沙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iniature portrait”或“small statue”,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尺寸的较小和艺术性。
“小像”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艺术形式,也承载了情感和文化的重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细腻度和深度。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像】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然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像,似也。 、 《荀子·富国》-影之像形也。 、 林觉民《与妻书》-女必像汝,我心甚慰。 、 清·李渔《闲情偶寄》-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 、 老舍《黑白李》-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
【组词】
像形、 像似、 像形奇名、 像煞、 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