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3:44
词汇“徇察”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徇察”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徇察”可能指的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仔细观察或调查,可能带有一定的妥协或牺牲的意味。
由于“徇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在描述官员调查案件或审查事务的语境中。
“徇察”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汉语中的官府调查和审查活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已经大大降低。
在古代**,官员的职责包括对案件的调查和审查,因此“徇察”可能在描述这些活动时被使用。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场景已经非常有限。
由于“徇察”带有一定的妥协和牺牲的意味,它可能给人一种谨慎和细致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力的运用和责任的承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徇察”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学术研究或历史文献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徇察”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在复杂情境下的细致观察和决策过程,例如:
由于“徇察”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词汇,它可能不会直接引发具体的视觉或听觉联想。然而,可以想象一个官员在昏暗的房间里仔细审查文件的场景,或者听到笔尖在纸上滑动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徇察”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investigate with compromise”。
“徇察”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现代语言中的使用已经非常有限。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用法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频繁使用这个词汇,但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知识。
1.
【徇】
(形声。从彳(chì),旬声。“彳”与行有关。本义:迅速,敏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侚,疾也。从人,旬声,字亦误作徇。 、 《史记·五帝纪》。集解:“疾也,失之。”-黄帝幼而徇齐。 、 《墨子》-年逾五十则聪明思虑徇通矣。
【组词】
徇通、 徇智、 徇齐
巡行。
【引证】
《书·泰誓中》-王乃徇师而誓。 、 《史记·陈涉世家》-将兵徇蕲以东。
【组词】
徇铺、 徇察
2.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