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8:50
“小儿”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指的是年龄较小的儿童,通常指未成年或年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在医学领域,“小儿”特指儿童,与成人相对。
在文学中,“小儿”常用来描绘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如“小儿嬉戏于庭”。在口语中,家长或长辈可能会用“小儿”来称呼自己的子女,带有亲切和宠爱的意味。在专业领域,如儿科医学,“小儿”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区分儿童与成人的医疗需求。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正式程度。例如,“儿童”较为中性,适用于正式场合;“孩童”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幼儿”则特指更小年龄段的儿童。
“小儿”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尚书》等古代文献。在历史演变中,“小儿”一直用来指代儿童,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小儿”常被赋予吉祥、希望的象征意义,如“小儿安康”寓意孩子健康成长。在社会背景中,随着儿童权利的重视,“小儿”一词也逐渐与儿童保护、教育等议题相关联。
“小儿”一词常带给人温馨、纯真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听到长辈用“小儿”来称呼年幼的亲戚,这种称呼方式充满了亲情的温暖和关怀。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小儿嬉戏于花间,笑声如铃,纯真无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小儿在公园里追逐嬉戏的场景,充满活力和欢乐。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小儿清脆的笑声和欢快的儿歌。
在英语中,“小儿”可以对应为“child”或“infant”。不同文化中,对儿童的称呼和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强调儿童的纯真和成长的重要性。
“小儿”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还承载着文化、情感和社会的多重意义。通过对“小儿”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与儿童相关的各种语境和情感。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