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0:27
歪打正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歪着打却正好打中”,比喻方法或手段不正确,却意外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或效果。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意外的成功或巧合的结果。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的使用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更加常用。
在文化中,歪打正着常常被用来描述那些看似不走运却最终带来好运的情况,反映了人对命运和巧合的看法。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一种轻松和幽默的感觉,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意外的好运,让人感到生活中充满了不可预测的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遇到歪打正着的情况,比如一次随意的尝试竟然解决了长期困扰我的问题,这种意外的成功总是让人感到惊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识路,歪打正着花。” 这句诗表达了春风无意中带来了花开的美好景象。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人随意地投掷石子,却意外地击中了远处的目标。这种画面给人一种意外和惊喜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it the jackpot by accident”或“stumble upon success”,都表达了意外成功的意思。
歪打正着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实用的工具,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生活中的意外和巧合。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欣赏生活中的不可预测性和意外的乐趣。
将药煎中,打发晁大舍吃将下去。想歪打正着,又是杨太医运好的时节,吃了药就安稳睡了一觉。
他有种非智慧的智慧,最善于~。(老舍《牛天赐传》)
1.
【歪】
扭伤。
【引证】
《红楼梦》-被石头绊了一下,歪了腿。
【组词】
歪了脚
2.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3.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4.
【着】
(着为著的俗字)。
穿。
【引证】
《资治通鉴》-恂常私着胡服。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二刻拍案惊奇》-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
【组词】
着衣、 着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