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48:48
词汇“偏行”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分析,我们需要先明确其基本定义。
“偏行”字面意思是指偏离正常或常规路径的行为或行动。在某些专业领域,如铁路或交通管理中,可能指偏离预定轨道的列车或车辆。
由于“偏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显。它由“偏”和“行”两个字组成,“偏”表示偏离,“行”表示行动或路径,组合起来表示偏离路径的行动。
在强调规范和秩序的社会中,“偏行”可能带有负面含义,表示不遵守规则或偏离主流价值观。然而,在鼓励创新和多样性的文化中,“偏行”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特质,表示独立思考和勇于尝试。
“偏行”可能让人联想到冒险、非传统和不确定性。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由和创新的向往,也可能引起对不稳定和风险的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偏行”可能与那些勇于追求自己梦想,不拘泥于传统路径的人相关。例如,一个朋友可能选择了一条非传统的职业道路,这可以被描述为“偏行”。
在诗歌中,“偏行”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走寻常路的灵魂:
在生活的迷宫中,
他偏行于众人之外,
寻找那独一无二的光。
视觉上,“偏行”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与笔直的大道形成对比。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不和谐的音符,与和谐的旋律形成反差。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概念相似的词汇如英语中的“deviate”或“diverge”可以用来描述偏离常规的行为或路径。
“偏行”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下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它提醒我们在语言学习中要注意词汇的多义性和语境依赖性。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复杂概念的能力。
1.
【偏】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偏,颇也。 、 《书·洪范》-无偏无颇。 、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势有偏侧。
【组词】
偏岸、 偏偏倒倒、 偏侧、 偏倒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