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09:5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09:51:34
“偏胜”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一方面或领域中占有优势或超过其他方面。基本含义是指不平衡的发展,某一方面过于突出,而其他方面相对较弱。
“偏胜”一词源于汉语,由“偏”和“胜”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偏”指偏向或不平衡,“胜”指胜利或优势。随着语言的发展,“偏胜”逐渐被用来形容不平衡的优势状态。
在**文化中,“偏胜”常常与中庸之道相对立,强调平衡和谐。在社会发展中,过度偏胜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不公等问题。
“偏胜”一词可能带有一种不完美的感觉,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在个人发展中,偏胜可能意味着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补足和提升。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但在其他方面相对*弱的朋友,这种偏胜的状态有时会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或职业发展上遇到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将“偏胜”融入描述自然景观的诗句中,如:“山峰偏胜于云海,孤傲而立,不见群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山峰在云海中突出,形成视觉上的“偏胜”。在音乐中,某一段旋律特别突出,而其他部分相对平淡,也可以形成听觉上的“偏胜”。
在英语中,“偏胜”可以对应为“one-sided advantage”或“over-specialization”,在不同文化中,这种不平衡的优势状态都可能引起类似的讨论和反思。
“偏胜”一词在描述不平衡的优势状态时非常有用,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特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平衡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偏胜”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复杂的现象。
1.
【偏】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偏,颇也。 、 《书·洪范》-无偏无颇。 、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势有偏侧。
【组词】
偏岸、 偏偏倒倒、 偏侧、 偏倒
2.
【胜】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胜,任也。 、 《尔雅》-胜,克也。 、 《易·遯》。虞注:“能也。”-莫之胜说。 、 《诗·商颂·烈祖》。传:“任也。”-武王靡不胜。 、 《管子·入国》。注:“堪也。”-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 、 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组词】
不胜其苦、 胜任愉快、 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