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5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0:05
拍手称快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拍手并表示高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情感到非常高兴和满意,通常是因为事情的结果符合或超出了预期。
拍手称快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拍手”和“称快”两个动作组合而成,形象地表达了高兴的情绪。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如《左传》等经典文献中就有类似表达。
在文化中,拍手是一种常见的表达喜悦和赞赏的方式。因此,拍手称快 这个成语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反映了人们对积极**的普遍欢迎态度。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让人联想到欢乐、满足和庆祝的场景。在表达时,它能够有效地传达出说话者对某件事情的积极评价和情感投入。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遇到值得庆祝的事情,如考试通过、工作晋升等,我都会用拍手称快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花开满园,我拍手称快,为这美好时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听到好消息后,大家纷纷拍手,脸上洋溢着笑容。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掌声和欢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ap with joy”或“rejoi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是相似的。
拍手称快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生动和常用的表达方式,能够有效地传达出高兴和满意的情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都是非常重要的。
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象这样剥削来的钱,叫他这样失去,还不知多少人~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五回)
1.
【拍】
(形声。从手,白声。本义:拍击)。
同本义。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拍鞍马。
【组词】
拍浮、 拍肩、 拍惜、 拍张、 拍球;拍台拍凳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称】
(称为“稱”的简化字) 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
【引证】
《说文》-称,铨也。 、 《淮南子·时则》。注;“量器也。”-角斗称。
【组词】
过称
4.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