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5:13
词汇“偏罚”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意思,“偏”通常指偏向、不公正,而“罚”则指惩罚、处罚。因此,“偏罚”可以理解为不公正的惩罚或偏向性的处罚。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的分析将基于这种假设性的定义进行。
“偏罚”指的是在处罚过程中存在的不公正或偏向性,可能是因为个人偏见、权力滥用或其他非客观因素导致的。
由于“偏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通常,“偏”和“罚”都是中文中的基本词汇,各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用法。
在强调法治和公正的社会中,“偏罚”是一个敏感且重要的话题,因为它触及到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核心。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偏罚”的敏感度和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偏罚”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愤怒和不满,因为它涉及到不公正和权力滥用。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冤案、不平等和压迫。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遇到或目睹了不公正的处罚,可能会使用“偏罚”这个词来表达不满和抗议。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偏罚”来描绘一个因为不公正而受到伤害的角色,从而引发读者对正义的思考。
“偏罚”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黑暗、压迫的图像,或者是沉重的音乐,传达出一种不公和压抑的氛围。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不公正的处罚,但其具体表达和使用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偏罚”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触及到了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核心问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不公正现象的看法和态度。
1.
【偏】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偏,颇也。 、 《书·洪范》-无偏无颇。 、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势有偏侧。
【组词】
偏岸、 偏偏倒倒、 偏侧、 偏倒
2.
【罚】
(会意。小篆字,从刀,从詈(lì,骂人)。“刀”指刑法。本义:处罚,惩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罰,罪之小者。从刀、从詈,会意。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 、 《墨子经》-罚上报下之罪也。 、 《周礼·司救》。注:“挞击之也。”-三让而罚。 、 《周礼·司市》。注:“播其肆也。”-小刑宪罚。 、 《楚辞·惜诵》-忠所罪以遇罚兮。 、 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清·方苞《狱中杂记》-皆不应重罚。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组词】
罚规、 罚约、 罚弗及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