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5:52
词汇“温清定省”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概念。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温清定省”字面意思是指在古代,在冬季和夏季分别进行的一种仪式,以示对天地的尊敬和对民生的关怀。其中,“温”指的是冬季的温暖,“清”指的是夏季的清凉,“定”和“省”则分别指固定的时间和巡视。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君主的仁政或对民生的关怀。在口语中,它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类的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这个成语可能会被用来讨论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君主的行为准则。
同义词:仁政、关怀、体恤 反义词:暴政、漠视、冷酷
“温清定省”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宫廷文化,特别是在明清两代,会定期进行这样的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指代具体的仪式,也用来形容领导者的仁慈和关怀。
在**传统文化中,君主的行为被视为国家的象征,因此“温清定省”这样的行为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体现了君主对国家和人民的负责任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庄重和尊敬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君主的威严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文化话题时,它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观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化雨润心田,温清定省古风传。”
结合古代宫廷的画面和宫廷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所传达的氛围和情感。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观念,如领导者的关怀和责任感,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温清定省”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政治文化,也体现了领导者应有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的关怀。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提醒领导者要关心人民,实施仁政。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蜀《孟熙》:“贩果实养父母,承颜顺旨,~,出告反面,不惮苦辛。”
1. 【温】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古水名。
2. 【凊】 凉:清凉。寒冷。
3.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4.
【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省,视也。 、 《尔雅》-省,察也。 、 《礼记·乐记》。注:“审也。”-省其文采。 、 《论语》。皇疏:“视也。”-退而省其私。 、 《荀子·王制》。注:“观也。”-省农功。 、 《书·洪范》-王省惟岁。 、 《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组词】
省方、 省耕
检查。
【引证】
《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 《礼记·中庸》。注:“考校其成功也。”-日省月试。
【组词】
省心改过、 内省;省牲之所、 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