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3:04
失序 的字面意思是指失去秩序,即原本有序的状态变得混乱无序。基本含义是指系统、组织或社会结构中的规则、秩序或常规被破坏或丧失。
“失序”一词由“失”和“序”组成,其中“失”表示失去,“序”表示秩序。在古代汉语中,“序”常指次序、秩序,而“失”则表示失去或丧失。随着语言的发展,“失序”逐渐被用来描述各种形式的秩序丧失。
在社会学和政治学中,“失序”常被用来分析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例如,社会失序可能由经济危机、政治腐败或文化冲突引起,导致社会结构和秩序的破坏。
“失序”一词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混乱、无助和不确定性。它可能引发人们对稳定和秩序的渴望,以及对混乱状态的担忧和恐惧。
在个人生活中,“失序”可能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混乱,如工作任务的堆积、家庭事务的无序管理等。通过合理规划和时间管理,可以避免或减少生活中的失序状态。
在诗歌中,“失序”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界的混乱,如“风暴席卷大地,万物失序”。在故事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混乱。
在不同语言中,“失序”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disorder”和法语中的“désordre”都表示失去秩序的状态。
“失序”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从个人生活到社会结构,都能找到其应用场景。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各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对语言学习和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序】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yǎn),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
堂屋的东西墙。
【引证】
《说文》-序,东西墙也。 、 《书·顾命》-西序东向。 、 《仪礼·乡饮酒礼》-奠爵于序端。 、 《仪礼·士冠礼》-直东序。 、 《仪礼·燕礼》-宾升,立于序内,东方。 、 《仪礼·士丧礼》-皆馔于西序下。 、 《尔雅》-东西墙谓之序。 、 《礼记·丧大记》-若陈衣于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