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4:16
假**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并非真正合法或正统的,即一个冒充或篡夺皇位的人。在历史上,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政变、篡位或其他非正常继承的情况下。
在文学作品中,“假”可能被用来象征权力斗争、欺骗或社会动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冒充权威或领导者。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具体指代某个历史中的特定人物。
同义词:冒牌、篡位者、伪君 反义词:正统、合法君主、真龙天子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如“冒牌**”强调欺骗性,“篡位者”强调非法夺取权力。反义词则强调合法性和正统性。
“假”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假”意味着不真实或伪造,“”则是指君主。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个词汇被用来描述那些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得皇位的人。
在历史上,“假”常常与权力斗争和政治动荡相关联。这个词汇反映了社会对于权力合法性的重视,以及对于篡位行为的道德和法律谴责。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权力滥用、欺骗和背叛的负面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悲剧和人民的苦难。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在职场或社交场合中冒充权威或领导者的人,提醒人们警惕虚假和欺骗。
在诗歌中,可以将“假**”比喻为内心的虚荣和自大,如:
*假*坐拥虚荣的宝座, 内心的空洞无法填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穿着华丽但眼神狡诈的人坐在皇位上,周围是警惕的臣民。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紧张的音乐或历史剧中的旁白。
在其他文化中,如罗马帝国,类似的词汇可能是“伪**”或“篡位者”,强调的概念相似,但具体词汇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假*”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反映了历史和文化的特定方面,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警惕虚假和欺骗。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权力、合法性和社会道德的复杂关系。
1.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2.
【皇】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 、 《书·帝命》-騐皇者,煌煌也。
3.
【帝】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
【引证】
《字汇》-帝,上帝,天之神也。 、 《诗·大雅·文王》-帝命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