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0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01:13
“廉能清正”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综合起来,“廉能清正”形容一个人既廉洁又有能力,品行清白正直。
在文学作品中,“廉能清正”常用来形容官员或领导者,强调其道德品质和行政能力。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于赞扬某人的品格和能力。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政治学中,这个词组用于描述理想中的公职人员形象。
同义词:
反义词:
“廉能清正”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官员品德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组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强调的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在**传统文化中,廉洁和正直一直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品质。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下,“廉能清正”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成为评价公职人员的重要标准。
这个词组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公正、清白的形象。它激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工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廉能清正”来评价我们尊敬的领导或公众人物,希望他们能够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榜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廉能清正心如镜,照见世间万象明。”
想象一位身着正装的官员,面带严肃而平和的表情,背景是庄严的法庭或政府大楼,这样的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廉能清正”的形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corruptible and compet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意义相似。
“廉能清正”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理想的人格特质,也反映了社会对公职人员的期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1.
【廉】
(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廉,仄也。 、 《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设席于堂廉东上。 、 《汉书·贾谊传》-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
2.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3.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4.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