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5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56:41
廉耻: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廉”指的是清廉、不贪污,“耻”指的是羞耻、知耻。结合起来,“廉耻”指的是廉洁自律,有羞耻心,不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在文学中,“廉耻”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如“他是一个有廉耻的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在口语中,可能会用更通俗的方式表达,如“做人要有廉耻,不能贪小便宜。”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道德伦理学中,“廉耻”是评价一个人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
同义词:廉洁、正直、道德、操守 反义词:贪污、腐败、无耻、不道德
“廉耻”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概念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意义——廉洁和知耻——始终未变。
在**文化中,“廉耻”是儒家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人应该有自我约束和道德自觉。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被用来批评那些贪污腐败、不守规矩的行为。
提到“廉耻”,我联想到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自己行为的严格要求。这个词给人一种正面的情感反应,让人想到诚实、清白和责任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因为缺乏廉耻心而导致的不良后果,这让我更加坚信做人应该有廉耻,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廉耻”:
清风拂面廉耻心, 明月照我正直行。 不为五斗米折腰, 只愿人间多清明。
视觉上,“廉耻”让我联想到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莲花,象征着纯净和高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筝的清脆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纯净的感觉。
在英语中,“廉耻”可以对应为“integrity”和“sham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涉及到道德和自我约束的概念。
通过对“廉耻”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道德伦理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是评价个人行为的标准,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和展现自己的廉耻心。
1.
【廉】
(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廉,仄也。 、 《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设席于堂廉东上。 、 《汉书·贾谊传》-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
2.
【耻】
(形声。从心,耳声。本义:耻辱,可耻的事情)。
同本义(因声誉受损害而至的内心羞愧)。
【引证】
《说文》-耻,辱也。 、 《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君不使无耻。 、 《论语》-行己有耻。 、 《吕氏春秋·顺民》-越王苦会稽之耻。 、 《国语·越语上》-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 宋·刘开《问说》-后世且行之而不知以为耻者多矣。
【组词】
无耻(不顾(知)羞耻、 羞耻、 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