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5:44
(形声。从言,益声。用言论给予褒贬,故从言。本作“諡”。本义: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同本义。
【引证】
《北堂书钞》引《说文》-谥,行之迹也。 、 《白虎通》-谥者,别尊卑,彰有德也。 、 《礼记·表记》-先王谥以尊名。 、 《论衡·道应》-诔生时所行为之谥。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增谥美显,荣于身后。
【组词】
谥法、 谥宝、 谥谱、 谥名
授与,加封;尤指死后追封。
【引证】
王褒《洞箫赋》-幸德谥为洞箫兮。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身死无名,谥为至愚,耻及父母,为天下笑。
【组词】
谥告、 谥典
《史记·李斯列传》:“斯死,二世赐之谥曰‘忠’。”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谥曰‘惠’。”
《汉书·高帝纪》:“谥为‘高皇帝’。”
《后汉书·皇后纪》:“谥曰‘和熹皇后’。”
《宋史·岳飞传》:“谥曰‘武穆’。”
英语: posthumous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