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2:02
(形声。从虫,交声。本义: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 、 、 《抱朴子》-母龙曰蛟。 、 《世说新语·自新》-义兴水中有蛟。(蛟,这里指鼍,鳄一类的动物。)
【组词】
蛟虬、 蛟螭、 蛟兕
又有古书说是无角龙。
【引证】
《韵会》-蛟,龙属。无角曰蛟。 、 《楚辞·守志》。注:“龙无角曰蛟。”-乘六蛟兮蜿蝉。
又指小龙或母龙。
【引证】
《楚辞》。王逸注:“小曰蛟,大曰龙。”-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鲨鱼。 同: 鲛
【引证】
《商君书·弱民》-胁蛟犀兕,坚若金石。 、 《汉书·武帝纪》-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
【组词】
蛟革、 蛟胎、 蛟鱼
《楚辞·九歌·湘夫人》:“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蛟山,无草木,多金玉。”
《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径蛟门,谓之蛟门滩。”
《聊斋志异·蛟》:“有蛟出焉,其状如龙而小,能兴云雨。”
《西游记》:“那怪物,又变作一条青蛟,在水里游来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