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5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51:10
词汇“抽抽儿”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在北京方言中使用,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抽抽儿”字面意思是指物体因失去水分或受到挤压而变小、变皱。在口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物体(如衣物、纸张等)因受潮、挤压或老化而变得皱巴巴的样子。
“抽抽儿”的词源较为民间,是北京方言中的一个词汇,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缩小,但在特定地区和群体中仍然保留着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北京及周边地区,这个词汇反映了当地人对日常物品状态的一种生动描述,体现了方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使用“抽抽儿”这个词时,往往会给人一种物品陈旧、不整洁的感觉,有时也会用来形容人的状态不佳,带有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衣物或纸张等物品变得皱巴巴的情况,可以使用“抽抽儿”这个词来形象地描述它们的状态。
在创作中,可以将“抽抽儿”这个词融入到描述环境或人物状态的句子中,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地方特色。
看到“抽抽儿”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皱巴巴的纸张或衣物,听到这个词时,可能会想象到描述这种状态时的语气和语调。
由于“抽抽儿”是一个方言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在描述物体皱缩的状态时,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
“抽抽儿”作为一个方言词汇,虽然在普通话中不常见,但它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在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1.
【抽】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引证】
《广雅》-抽,拔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每射,抽矢菆。 、 《庄子·天地》。李注:“引也。”-挈水若抽。 、 《诗·郑风·清人》-左旋右抽。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组词】
抽简禄马、 抽匣、 抽毫、 抽宝剑;抽刀
2.
【抽】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引证】
《广雅》-抽,拔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每射,抽矢菆。 、 《庄子·天地》。李注:“引也。”-挈水若抽。 、 《诗·郑风·清人》-左旋右抽。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组词】
抽简禄马、 抽匣、 抽毫、 抽宝剑;抽刀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