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3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34:18
匣柝儿(xiátìr)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小型的抽屉或盒子,通常用于存放小物件。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一些传统的或文学性的语境中。
在文学作品中,匣柝儿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装有珍贵物品的小盒子,增添一种古典和神秘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方言或地区,可能仍然保留着这样的说法。在专业领域,如古董鉴定或家具制作中,可能会提及这种结构。
匣柝儿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家具和储物方式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生活中更常见的储物方式和家具设计使得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降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匣柝儿常常与珍贵或私密的物品联系在一起,如珠宝、信件等。它也常常出现在描述古代生活或宫廷文化的文学作品中。
匣柝儿这个词给人一种古典、精致和私密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文人墨客或宫廷生活,带有一种怀旧和神秘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中有一个古董或手工制作的匣柝儿,它不仅是一个实用的储物工具,也是一个展示个人品味和文化底蕴的装饰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洒在古老的匣柝儿上, 每一道刻痕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匣柝儿可能让人联想到木头的质感和轻微的摩擦声,当抽屉被轻轻拉开时,仿佛时间也在缓缓流动。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储物工具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设计,但它们都承载着保存珍贵物品的功能和文化意义。
匣柝儿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
1.
【匣】
(形声。从匚,甲声。匚(fāng),盛物器。本义:匣子)。
同本义,一般呈方形,大的叫箱,小的叫匣。
【引证】
《说文》-匣,匮也。 、 《广韵》-匣,箱匣也。 、 《汉书·王莽传》。注:“匮也。”-废藏在室匣中者。 、 《后汉书·梁竦传》-赐东园画棺玉匣衣衾。 、 唐·杜甫《又上后园山脚》-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 、 《史记·刺客传·荆轲》-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匣,指镜匣)。
【组词】
匣子炮、 木匣;梳头匣儿;镜匣
2.
【屉】
鞍屉,马鞍垫子。
【引证】
《字汇》-屉,鞍屉也。
抽屉。
【引证】
北周·庾信《镜赋》-暂设装奁,还抽镜屉。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