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3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31:01
“恶浪”一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凶猛、破坏性强的海浪。在基本含义上,它通常用来形容海浪的巨大和危险,可能对船只和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威胁。
在文学中,“恶浪”常被用来象征困难、挑战或灾难,如在描述海难或冒险故事时。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或逆境。在专业领域,如海洋学或气象学,它可能特指特定类型的危险海浪,如海啸或风暴潮。
同义词在描述海浪的凶猛和巨大程度上相似,但“恶浪”更强调其破坏性和危险性。反义词则描述了平静或温和的海浪。
“恶浪”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恶”和“浪”两个字组成。“恶”表示不好、恶劣,“浪”表示海浪。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恶浪”来形容危险海浪的记录。
在**文化中,海常常被视为神秘和危险的象征。因此,“恶浪”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常被用来比喻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
“恶浪”一词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危险、恐惧和不确定性。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存挑战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曾在电影或新闻中看到过恶浪摧毁船只或沿海地区的场景,这种视觉冲击让人深刻体会到自然的威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恶浪翻滚,吞噬着希望的船只,但心中的灯塔依旧明亮,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到汹涌的海浪冲击着岩石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紧张激烈的交响乐,象征着恶浪的汹涌和力量。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aging sea”或“stormy waves”,它们在描述上与“恶浪”相似,都强调了海浪的凶猛和危险。
“恶浪”一词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常被用来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能够生动地传达出危险和挑战的情感。通过对“恶浪”的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
【浪】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引证】
《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
【组词】
风浪、 激浪、 浪波、 浪淘淘
放荡;放纵。
【引证】
《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
【组词】
浪弟子、 浪事、 浪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