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0:42
“何思何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思考什么,顾虑什么”。它表达了一种对事物思考和顾虑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问题或决策时的深思熟虑。
“何思何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最早的文献出处可能难以考证。在古代汉语中,“何”字常用来表示“什么”,而“思”和“虑”则分别表示“思考”和“顾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深思熟虑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决策和处理重要事务时。因此,“何思何虑”这个成语在社会文化中具有积极的含义,鼓励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进行深入思考。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稳重和谨慎。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冷静思考、不轻易做出决定的人。这种态度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被广泛推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多次遇到需要“何思何虑”的情况,比如在选择职业道路或做出重要投资决策时。这种深思熟虑的过程帮助我避免了草率的决定,确保了长期的稳定和成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夜深人静时,何思何虑多,
星辰伴我心,思绪如潮波。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安静的夜晚,一个人独自坐在窗前,凝视着星空,陷入深思。在听觉上,可能是夜晚的宁静和偶尔的虫鸣,营造出一种沉思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at to think and what to worry about”,但这种直译缺乏成语的韵味和简洁性。不同文化中对深思熟虑的重视程度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何思何虑”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还提醒我在面对重要决策时保持冷静和深思熟虑的态度。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在文化中的意义。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1.
【何】
(形声。从人,可声。金文,象人负担之形。本义:负荷) 同本义 同: 荷
【引证】
《易·噬嗑》-何校灭耳,凶。 、 《易·大畜》-何天之衢。 、 《诗·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 《诗·商倾·长发》-何天之休,不競不絿。 、 《管子·小匡》-用此五子者何功。
【组词】
何校、 何劳
2.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
3.
【何】
(形声。从人,可声。金文,象人负担之形。本义:负荷) 同本义 同: 荷
【引证】
《易·噬嗑》-何校灭耳,凶。 、 《易·大畜》-何天之衢。 、 《诗·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 《诗·商倾·长发》-何天之休,不競不絿。 、 《管子·小匡》-用此五子者何功。
【组词】
何校、 何劳
4.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