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9:57
词汇“凡歌”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组合词,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或文化中的术语。由于“凡歌”不是一个广泛认知的词汇,以下分析将基于假设性的理解和推测。
“凡歌”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普通的歌曲”或“平凡的歌谣”。其中,“凡”通常指普通、平凡,而“歌”则指歌曲或歌谣。
在文学语境中,“凡歌”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不那么出名或不具有特殊艺术价值的歌曲。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文化或社群中。
由于“凡歌”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凡”和“歌”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表达需求。
在某些文化或社群中,“凡歌”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比如代表民间文化、地方特色或历史传承。
对于一些人来说,“凡歌”可能唤起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民间艺术的珍视,或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由于“凡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特定的文化活动中,如地方音乐节或民间艺术展览,可能会遇到与“凡歌”相关的表达。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使用“凡歌”来描绘一个充满民间风情的小镇,或是讲述一个关于普通人的故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乡村集市或民间庆典的画面,人们围坐一起唱着凡歌。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简单、朴实的旋律和歌词。
由于“凡歌”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
“凡歌”作为一个可能的组合词,其意义和用法取决于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特定的情感和场景。
1.
【凡】
(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凡是,一切。
【引证】
《广雅》-凡,皆也。 、 《三苍》-凡,数之总名也。 、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凡者,独举其大事也。号凡而略,名目而详。 、 《书·微子》。郑注:“犹皆也。”-凡有辜罪。 、 《周礼·春官序》-凡内女之有爵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凡所应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宋·沈括《梦溪笔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组词】
凡有、 凡此
2.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