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0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09:32
“延陵”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的地名。延陵在历史上指的是今天的江苏省常州市一带。在古代文献中,延陵常常与春秋时期的吴国联系在一起,因为吴国的公子季札(又称延陵季子)曾被封于此地,因此延陵也成为了季札的代称。
在文学作品中,“延陵”常被用来指代季札,或者作为吴地的象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但在历史学、文学研究和地名学等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术语。
同义词:吴地、常州 反义词:这个词汇并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因为它主要是一个地名或人名的代称。
“延陵”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的吴国有一个地方叫做延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地名逐渐与季札的事迹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延陵的意义逐渐丰富,不仅仅是一个地名,也代表了季札的品德和吴地的文化。
在**文化中,季札被视为忠诚和节操的象征。因此,“延陵”这个词汇也常常被用来象征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精神。在社会背景中,延陵作为常州的历史名称,也反映了该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
对于我来说,“延陵”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古典和历史的韵味。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忠诚和节操,以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延陵”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文学作品时,我会遇到它,并因此对季札的故事和常州的历史有更深的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延陵”:
延陵古道,梅花香自苦寒来, 季子剑光,照亮千年的忠诚。
在视觉上,“延陵”可能让我联想到古代的城墙、梅花和剑。在听觉上,它可能与古代的琴音或战鼓声联系在一起。
由于“延陵”是一个特定的**历史地名,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不过,它所代表的忠诚和节操的概念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表达。
通过对“延陵”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符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
1.
【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蜒”。-延,长行也。 、 《楚辞·大招》-蝮蛇蜒只。 、 《韩非子》-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 《书·召诰》-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 晋·陆机《长歌行》-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 《吕氏春秋·顺说》-莫不延颈举踵。
【组词】
延瞩、 延望、 延算三纪、 延年、 延息、 延期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引证】
《礼记·玉藻》-摈者,延之日升。 、 《礼记·曲礼》-主人延客祭。 、 《礼记·射义》-出延射。
【组词】
延接、 延入、 延登
2.
【陵】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líng)声。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陵,大阜也。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 、 《国语·齐语》-陵阜陆墐。 、 《易·渐卦》-鸿渐于陵。 、 《聊斋志异·促织》-古陵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