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3:29
词汇“延问”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它是一个由“延”和“问”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
“延问”可以理解为“延迟提问”或“延长询问”的意思。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个时间点之后提出问题,或者是在原有的询问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
由于“延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如果它是新创造的词汇,可能是为了描述一种特定的提问方式。
在鼓励深入思考和探讨的文化背景下,“延问”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交流方式,有助于深化理解和知识分享。
“延问”可能给人一种认真和深思熟虑的印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学术氛围或专业讨论的场景。
在学术会议中,我曾见过专家在讨论环节进行延问,以便更深入地探讨研究问题,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讨论的质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延问”来表达对生命深层次问题的探索:
在夜的静谧中,我延问星辰,
它们的光芒,是否能解答我心中的疑问。
“延问”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一个人在沉思后缓缓提出问题的场景。
如果“延问”是一个特定文化中的词汇,可以比较它在其他文化中是否有对应的表达方式,以及这些表达方式的异同。
“延问”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展示了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高交流的深度和质量。
1.
【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蜒”。-延,长行也。 、 《楚辞·大招》-蝮蛇蜒只。 、 《韩非子》-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 《书·召诰》-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 晋·陆机《长歌行》-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 《吕氏春秋·顺说》-莫不延颈举踵。
【组词】
延瞩、 延望、 延算三纪、 延年、 延息、 延期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引证】
《礼记·玉藻》-摈者,延之日升。 、 《礼记·曲礼》-主人延客祭。 、 《礼记·射义》-出延射。
【组词】
延接、 延入、 延登
2.
【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问,讯也。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 、 《周礼·大宗伯》-时聘曰问。 、 《仪礼·聘礼》-小聘曰问。 、 《论语》-问人于他邦。 、 《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 、 《乐府诗集·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列子·汤问》-问其故。 、 《后汉书·列女传》-跪问其故。 、 《史记·孔子世家》-景公问政孔子。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 、 宋·欧阳修《归田录》-康肃问曰。 、 《左传·庄公八年》-公问不至。
【组词】
到食堂问一下开饭的时间;问途、 问信、 问官答花、 不耻下问;查问;发问;讯问;追问;自问;不懂就问;问字、 问岁、 问禁、 问遂、 问对、 问知、 问俗、 问卦、 问经、 问龟、 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