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2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29:09
“明效大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明显的效验或显著的效果。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结果的显著性和不可否认性,通常用来描述某种措施、方法或决策所带来的积极且明显的结果。
在文学作品中,“明效大验”常用于强调某种策略或行动的成功,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某位君王的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日常对话,当某人采取的措施或做出的决策取得了明显的好结果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医学、工程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实验结果或项目实施的显著效果。
同义词:显著成效、明显效果、立竿见影 反义词:微不足道、无足轻重、效果甚微
“明效大验”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明”、“效”、“大”、“验”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明确的意义,组合起来强调效果的明显性和重要性。在历史上,这个成语的使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描述政治、经济或社会改革的效果时。
在**文化中,强调实效和结果的重要性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因此,“明效大验”这个成语在描述任何形式的成就时都非常适用,尤其是在强调努力和成果之间的关系时。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肯定的情感反应,因为它强调的是成功和显著的效果。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努力后的回报和成就感。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描述一个项目成功实施后的效果时使用过“明效大验”这个成语,它帮助我准确且有力地表达了项目成果的显著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化雨润无声,明效大验显真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展示成果显著的画面,如丰收的田野或繁荣的城市景象。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庆祝成功的音乐或掌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amatic results”或“significant impact”,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强调了效果的显著性。
“明效大验”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成语,它不仅能够准确地描述显著的效果,还能够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说服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是非其明效大验邪?
六年三月,逆贼复陷扬州,终不敢越湾头、万福桥一步,是未堵各坝足以扼贼之~。
1.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引证】
《说文》-朙,照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 《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 、 《国语·周语》-明,精白也。 、 《书·洪范》-视曰明。 、 《礼记·中庸》-明则著。 、 《尔雅》-明星谓之启明。 、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 、 《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苏轼《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方苞《狱中杂记》-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明月斜挂。 、 唐·杜甫《春夜喜雨》-江船火独明。 、 蔡元培《图画》-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明星、 明珠、 明明、 明丢丢、 明晃晃、 明晦、 明彩
2.
【效】
(形声。从攴(pū),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 、 《史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
【组词】
效力;效绩、 效玺、 效己、 效芹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验】
(形声。从马。佥(jiǎn)声。本义:马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验,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