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2:15
词汇“涵受”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出现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中。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涵受”的字面意思是指包容、接受或吸收。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被动的接受状态,通常用于描述某物或某人能够容纳或吸收其他事物的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涵受”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物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包容性,能够接受和理解复杂或深奥的事物。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吸收能力。
由于“涵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涵”(意为包容、含蓄)和“受”(意为接受、承受)两个字组合而成。
在强调和谐与包容的文化背景下,“涵受”这个词汇可能被赋予更多的正面意义,强调个体或集体的包容性和接纳能力。
“涵受”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温和、深沉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宽广的胸怀和深邃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涵受”这个词汇,但它所表达的概念——包容和接受——是我们应该培养的重要品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她的心灵,如深海般涵受,无尽的波涛与星辰。”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宽阔的湖泊,平静地涵受着天空的倒影和周围山脉的轮廓。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包容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涵受”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来传达。
“涵受”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所传达的包容和接受的概念是我们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应该重视的。它提醒我们在交流和思考时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1.
【涵】
(形声。从水,圅声。本义:水泽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涵,水泽多也。 、 左思《吴都赋》-涵泳乎其中。 、 《方言》十-涵,沉也。
【组词】
涵碧
浸润;滋润。
【引证】
《诗·小雅·巧言》。按,谓浸润渐渍也。传训容,谓借为含-僭始既涵。
【组词】
涵煦、 涵濡、 涵浸、 涵畅、 涵润
2.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