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27
干粉 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干燥的粉末状物质。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代多种物质,如食品中的奶粉、化妆品中的粉底、工业中的灭火剂等。
干粉 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干”和“粉”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干燥和粉末状。在语言的发展中,这个词主要用于描述各种粉末状物质,尤其是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干粉可能与某些特定的*俗或传统相关。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干粉可能用于**仪式或节日庆典。
干粉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干燥、细腻、纯净等感觉。在情感上,它可能与清洁、安全等正面情感相关,尤其是在提到干粉灭火器时。
在日常生活中,干粉可能用于烹饪、化妆或家庭安全等方面。例如,使用干粉灭火器来应对突发火灾,或者在烘焙时使用干粉来装饰甜点。
在诗歌中,干粉可以被用来形容某种细腻而纯净的美:
她的肌肤如干粉般细腻, 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干粉 可能让人联想到细腻的粉末在空中飘散的画面,或者在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发出的细微声响。
在不同语言中,干粉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大致相似。例如,在英语中,干粉可以对应为 "dry powder" 或 "powder"。
干粉 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日常生活到专业领域都有其身影。通过对干粉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的用法和含义对于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粉】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粉,傅面者也。 、 《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藻火粉米。 、 《世说新语·汰侈》-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