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3:30
“暹国”一词指的是历史上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即今天的泰国。在古代,暹国是泰族人建立的一个王国,后来发展成为强大的泰王国。
在文学作品中,“暹国”可能被用来指代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度,充满了异国情调和丰富的文化特色。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地理学和国际关系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泰国、泰王国、暹罗(Siam) 反义词:这个词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如果要表达与“暹国”相对的概念,可能是指西方国家或其他非东南亚地区。
“暹国”一词源自梵语“Syam”,意为“棕色”或“黝黑”。在1939年,暹罗正式更名为泰国,但“暹国”一词在历史文献和学术讨论中仍然被使用。
在泰国文化中,“暹国”代表着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它与泰国的**传统、皇室历史以及民族身份紧密相关。
提到“暹国”,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热带风光、丰富的历史和热情好客的人民。这个词可能唤起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和向往。
个人经历中,如果有机会访问泰国,可能会在旅行日记或分享中使用“暹国”一词,以表达对这段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暹国”来描绘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东方国度:
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片土地名为暹国,
金色的寺庙在阳光下闪耀,
热情的人民,用微笑迎接每一位旅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到泰国的寺庙、市场和传统服饰。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泰国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在不同语言中,“暹国”可能被翻译为“Siam”或“Thailand”。在西方文化中,“Siam”可能更多地与历史和传统联系在一起,而“Thailand”则是一个现代的、国际化的名称。
“暹国”一词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学和使用“暹国”,我们可以更好地连接过去与现在,理解文化的连续性和变化。
1.
【暹】
太阳升起。
【引证】
《集韵》-暹,日光升也。
2.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