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3:54
词汇“[县耜]”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证,这个词汇可能是一个误拼或非常罕见的词汇组合。在古代汉语中,“县”通常指的是行政区划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县级行政单位;而“耜”则是古代农具的一种,类似于犁的一种工具。由于这个词汇组合在现代汉语中没有明确的意义,我们将从这两个词汇的单独意义出发进行分析。
1.
【县】
系挂。
【引证】
《说文》。-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 、 《国语·晋语》。注:“缢也。”-骊姬请使申,处曲沃以速縣。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 、
【组词】
县令、 县车
维系;拴系;系联。
【引证】
《淮南子·本经》-县联房植。 、 《礼记·檀弓》-县棺而封。
【组词】
县绝、 县联
2.
【耜】
(形声。从耒,以声。耒(lěi),翻土的工具。本义:古代农具名,耒耜的主要部件,似锹) 耒下端铲土的部分,装在犁上,用以翻土。
【引证】
、 《六书故》-耜,来下剌臿也。古以木为之,后世以金。 、 《易·系辞》-斵木为耜。 、 《庄子·天下》-禹亲自操耜。 、 《淮南子·泛率》-古者剡耜而耕。 、 《礼记·月令》-脩来耜。
民无悬耜,野无奥草。——《国语·周语中》。韦昭注:“入土曰耜,耜柄曰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