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0:11
县署: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县级行政机构的办公地点,即县官的官署。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仍可见到。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县署常被描述为县官审理案件、处理政务的地方,如《红楼梦》中提到贾雨村在县署审案。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县署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县政府”或“县衙”等词汇。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法律学等领域,县署作为一个历史行政单位的概念仍然被研究和提及。
同义词:县衙、县政府、县官署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民间”、“百姓”等词汇形成对比。
词源:县署一词源于古代的行政体系,县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其行政机构的办公地点被称为县署。 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县署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县政府,但其历史意义和文化遗产仍然被保留和研究。
意义和影响:县署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法律、秩序和社会管理的象征。它体现了古代的行政体系和官僚文化。
情感反应:县署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司法公正、官僚体系和民间故事,带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 联想:县署可能让人想到古装剧中的县官审案场景,或是古代文人对官场的描写。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关于古代县署的展览,了解了古代县官的职责和县署的运作方式。
诗歌:
古道旁,县署门,
青石阶,岁月痕。
县官坐,百姓言,
公正心,千古传。
视觉联想:县署可能让人想到古朴的建筑、悬挂的匾额和繁忙的官员。 听觉联想:县署可能让人想到古代官员的宣判声、百姓的议论声和衙役的脚步声。
对应词汇: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比较类似的地方行政机构,如欧洲的市政厅(Town Hall)。
理解:县署作为一个历史词汇,反映了古代的行政体系和文化传统。 重要性:了解县署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和文化背景,对语言学*和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县】
系挂。
【引证】
《说文》。-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 、 《国语·晋语》。注:“缢也。”-骊姬请使申,处曲沃以速縣。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 、
【组词】
县令、 县车
维系;拴系;系联。
【引证】
《淮南子·本经》-县联房植。 、 《礼记·檀弓》-县棺而封。
【组词】
县绝、 县联
2.
【署】
(形声。从网,者声。部署任务,各有系统,故从网。本义:布置;部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署,都署有所系属。 、 《广雅》-署,置也。 、 《国语·鲁语》-署位之表也。 、 《汉书·高帝纪》-部署诸将。
【组词】
部署、 署用、 署事、 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