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4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43:05
词汇“木鹅”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木鹅”字面意思是指用木头制作的鹅形状的物品。它可能是一种工艺品、玩具或者古代的某种工具或装置。
由于“木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关于木鹅的描述,尤其是在涉及古代工艺或军事装置的文献中。
同义词:木雕鹅、木制鹅 反义词:无,因为“木鹅”是一个非常特定的词汇,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木鹅”的词源直接来源于其构成部分“木”和“鹅”。在古代,木制品非常普遍,木鹅可能是作为一种装饰品或实用工具而存在的。
在**传统文化中,鹅象征着忠诚和警觉。木鹅可能被用作象征性的礼物或装饰品,以传达这些美好的寓意。
提到“木鹅”,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工艺美术,以及那种手工制作的质朴和精致。它可能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尊重。
由于“木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木鹅”来描绘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在时光的长河中,木鹅静静地守候,它的眼睛,是岁月的深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手工精细的木鹅,它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用心。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木头轻轻碰撞的声音,或者是古代工匠雕刻时的敲击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木制动物工艺品,但具体的名称和用途可能会有所不同。
“木鹅”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学和分析更多地依赖于对古代文化和工艺的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深度的认识。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鹅】
(形声。从鸟,我声。本义:家禽名。头大,喙扁阔,颈长,尾短。羽毛为白色或黑色)。
同本义。鸭科中一明确亚科的鸟 ,亲缘关系是在天鹅和鸭之间,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有一高的稍扁平的嘴,腿中等长,身体通常较鸭大,颈也较鸭长。
【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