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2:12
“好古敏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喜欢古代的事物并且勤奋地追求。这个成语强调了对古代文化、知识或传统的喜爱和不懈追求。
在文学中,“好古敏求”常用来形容那些对古典文学、历史或哲学有深厚兴趣并不断钻研的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赞扬某人对传统技艺或知识的执着追求。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可以描述学者的学术态度和研究方法。
同义词:
反义词:
“好古敏求”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其中“好古”指的是喜欢古代的事物,“敏求”则是指勤奋地追求。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如《论语》中提到的“好古敏以求之”,强调了对古代知识的追求和尊重。
在传统文化中,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追求是一种美德。这种态度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历史的尊重,也是文化中“尊古”思想的一种体现。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尊重。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勤奋钻研的学者,他们的努力和执着是值得我们学*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对古代书法有深厚兴趣的老师,他对书法的好古敏求让我深受启发,也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好古敏求心不倦,墨香古卷夜未央。”
视觉上,我联想到古籍、书法作品和古代文物的图片。听觉上,我联想到古琴的悠扬声音和古代诗词的朗诵。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rdent for the past”或“devoted to antiquit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追求。
“好古敏求”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也是对知识追求的一种鼓励。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提醒我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传统的尊重。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做学问要‘~’,要继承过去的遗产,努力钻研。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3.
【敏】
(形声。从攴(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敏,疾也。 、 《诗·小雅·甫田》-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 《论语·里仁》-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 《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
【组词】
敏给、 敏赡、 敏睿、 敏疾、 敏思、 敏才
4.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