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7:41
词汇“热手”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它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能不太明确。根据字面拆解,“热”通常指温度高或情感热烈,“手”则指人的手部。结合起来,“热手”可能指的是手部温度高,或者比喻某人手艺熟练、状态火热。
在不同的语境下,“热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由于“热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出来的词汇。
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热手”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在特定领域的能力或状态。例如,在烹饪文化中,可能用来形容厨师的烹饪技能。
“热手”可能给人带来积极、热情的联想,让人想到某人技能熟练、状态火热。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用“热手”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非常擅长的人,比如一个做菜非常好吃的朋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笔触如热手,点燃了纸上的每一个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厨师在厨房里忙碌的场景,手部动作熟练而快速;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节奏明快、热情洋溢的音乐。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热手”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相同的意思,如英语中的“hot hand”。
“热手”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形象地描述某人技能熟练或状态火热的情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