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4:36
热敏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纸张,它含有热敏涂层,当受到热源(如热敏打印机的热头)加热时,涂层中的化学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颜色变化,从而在纸上形成图像或文字。这种纸张广泛应用于收银机小票、传真纸、标签等领域。
热敏纸的概念和技术起源于20世纪中叶,随着热敏打印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普及。最初,热敏纸主要用于科学实验记录,后来逐渐应用于商业和日常生活中的打印需求。
在现代社会,热敏纸是消费文化的象征之一,它记录了人们的购物行为和消费习惯。同时,由于热敏纸的环保问题(如含有双酚A),也引发了关于可持续消费和环保材料的讨论。
热敏纸可能让人联想到快速消费和即时满足,也可能引发对环境影响的担忧。在情感上,它可能与便利性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热敏纸常见于超市购物小票、餐厅账单等,它们记录了我们的消费历史,但往往很快被丢弃或遗忘。
在诗歌中,热敏纸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脆弱:
热敏纸上,字迹渐淡, 如同逝去的时光,难以捉摸。 每一次触摸,都是对过去的追忆, 但终究,它只是一张纸,随风而逝。
在不同语言中,热敏纸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应用基本相似。例如,在英语中称为“thermal paper”,在德语中称为“Thermorollenpapier”。
热敏纸作为一种现代技术产品,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了解热敏纸的特性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消费文化和技术发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视野。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敏】
(形声。从攴(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敏,疾也。 、 《诗·小雅·甫田》-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 《论语·里仁》-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 《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
【组词】
敏给、 敏赡、 敏睿、 敏疾、 敏思、 敏才
3.
【纸】
(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纸,絮也,一曰苫也。 、 《后汉书·贾逵传》-[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组词】
纸撚儿、 纸标儿、 纸筋、 纸阄、 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