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1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10:05
听用: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听从某人的命令或建议,按照某人的指示行事。它强调的是一种服从和执行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听用”可能用来描述一个忠诚的仆人或随从的行为,强调其对主人的绝对服从。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指示某人应该按照他人的建议或命令行事。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管理学中,“听用”可能涉及到下属对上级的命令的执行。
同义词:服从、遵从、听从 反义词:违抗、反抗、不服从
“听用”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听”和“用”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听取和使用。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仆人对主人的服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上下有序,尊卑有别。因此,“听用”这个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社会秩序和文化价值观。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严肃和正式的。它让我联想到一种需要严格遵守规则和命令的情境,如军队或企业。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听用上级指示的情况。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理解这个词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听用”:
忠诚的影子,听用无声的命令,
在夜的深渊中,守护着寂静的梦。
视觉上,“听用”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个穿着制服的士兵,严肃地执行任务。听觉上,可能是指挥官的坚定声音,命令士兵行动。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obey”或“follow”,但它们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略有不同。
“听用”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还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1.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