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4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48:22
人际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非语言符号(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进行的交流和信息传递。这种传播形式强调个体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是社会交往的基础。
“人际传播”一词源自英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随着传播学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并深入研究。
在东方文化中,人际传播强调和谐与面子,而在西方文化中,更注重直接和坦率的交流。
提到人际传播,我联想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互动和理解,这种交流能够增进彼此的情感联系。
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一个跨文化交流项目,深刻体会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际传播的差异和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人际传播的海洋里,每一句温柔的话语,都是心灵的帆船,驶向理解的彼岸。”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人在夕阳下对话,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传达着深厚的情感。音乐方面,可以选择轻柔的爵士乐,营造温馨的交流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如中文的“人际传播”与英文的“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
人际传播是社会交往的核心,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我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际】
(形声。从阜(fù),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际,壁会也。
3.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4.
【播】
(形声。从手,番声。本义:撒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播,种也。 、 《诗·豳风 ·七月》-其始播百谷。 、 《书·舜典》-播时百谷, 、 《国语·郑语》-周弃能播殖百谷蔬。
【组词】
条播;夏播;播田、 播植、 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