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3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8:43
词汇“清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可能来源于古代文学或文人的用语。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清暇”字面意思是指清静的闲暇时光,通常用来形容没有事务缠身,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宁静和悠闲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清暇”可能用来描绘一个人在自然环境中享受宁静的时光,如在山水间漫步,或是在书房中读书写字。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追求文雅表达的场合,如诗歌朗诵或古典文学讨论中,可能会出现。
“清暇”可能源自古代文人对闲暇时光的理想化描述,强调在清静中享受生活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更通俗的表达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清暇可能与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有关,强调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和自我修养。
“清暇”给人一种宁静、放松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远离喧嚣,享受个人时光的美好。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闲暇”或“休闲”等词汇,而“清暇”则更多出现在追求文雅或复古风格的表达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清暇时光,心如止水,笔下生花,诗意盎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静谧的湖边垂钓,或是在书房中静静地阅读。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小步舞曲,来营造清暇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意境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如英文中的“peaceful leisure”或“quiet time”。
“清暇”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对闲暇时光的理想化描述,强调在宁静中享受生活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意境。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暇】
(形声。从日,叚(xiá)声。本义:空闲,闲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暇,闲也。 、 《书·无逸》-不敢自暇自逸。 、 《左传·成公十六年》-好以瑕。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救亡不暇,安得王哉? 、
——龚自珍《病梅馆记》。
【引证】
《国语·晋语》-将吊不暇。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炊不暇熟。
【组词】
暇时;暇刻、 暇晷、 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