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2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24:00
烧杯 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玻璃器皿,主要用于混合、加热和暂时储存化学试剂。它通常具有一个宽阔的底部和一个较窄的口部,便于观察和操作。
烧杯的英文名为 "beaker",源自中世纪英语 "beker",最初指的是一种无柄的饮用容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应用于实验室中的玻璃器皿。
在科学教育中,烧杯是学生接触科学实验的第一步,象征着探索和发现的精神。在流行文化中,烧杯常被用作科学家的标志性工具,如在电影《回到未来》中,布朗博士使用烧杯进行实验。
烧杯可能让人联想到实验室的严谨氛围、科学探索的神秘感以及实验成功的喜悦。它也可能唤起对化学课的回忆,或是对科学家的敬意。
在高中化学课上,我第一次使用烧杯进行实验,那种亲手操作和观察化学反应的体验让我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诗歌: 烧杯中,液体舞动, 化学的旋律,悄然奏响。 探索的火花,在玻璃间跳跃, 科学的诗篇,永不止息。
在不同语言中,烧杯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形状基本一致。例如,在德语中称为 "Becher",在法语中称为 "bécher"。
烧杯作为实验室的基本工具,不仅在科学实验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文化和教育中具有象征意义。通过对烧杯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1.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2.
【杯】
(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同本义,也称“耳杯”。
【引证】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执觞觚杯豆而不醉。 、 《礼记·玉藻》-杯圈不能饮焉。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组词】
茶杯;杯茗、 杯酒戈矛、 杯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