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47:10
“三杯和万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喝三杯酒来解决所有问题或纷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通过简单的仪式或象征性的行为来达成和解或解决问题。
在文学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绘一种理想化的和谐场景,其中冲突通过简单的仪式得到解决。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幽默地描述通过喝酒来缓解紧张或解决问题的情况。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社交或商务场合,它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示和解或合作。
同义词:一笑泯恩仇、和气生财 反义词: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这个成语的词源不太明确,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和谐与和解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通过简单的仪式来解决问题——仍然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酒常常被用作社交和和解的媒介。因此,“三杯和万事”这个成语体现了酒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角色,以及通过饮酒来达成和解的传统。
这个成语给我一种温馨和和谐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问题,通过简单的仪式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朋友之间的误会通过一起喝酒而得到化解,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三杯和万事”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酒香飘溢,三杯和万事,
笑语盈盈,心结解开。
想象一个温馨的酒桌场景,人们举杯共饮,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三杯和万事”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toast to peace”或“let's drink to that”,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体现了通过饮酒来庆祝和解或达成共识的*俗。
“三杯和万事”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酒在社交中的作用,也反映了人们对和谐与和解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有时候简单的仪式和象征性的行为可以带来深远的影响。
可不道‘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申屠娘子又笑道:‘妈妈,常言~,再奉一瓯。’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杯】
(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同本义,也称“耳杯”。
【引证】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执觞觚杯豆而不醉。 、 《礼记·玉藻》-杯圈不能饮焉。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组词】
茶杯;杯茗、 杯酒戈矛、 杯杓
3. 【和】 ——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
4.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5.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1. 【万事】 一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