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3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37:33
昭示: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清楚地显示或表明,使人明白无疑。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信息、真理或意图被明确地传达给他人。
在文学中,“昭示”常用于描述作品中的象征或隐喻,通过具体的形象或**来传达深层的意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声明中,它可以用来强调某个观点的明确性和不可置疑性。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哲学,“昭示”可能用来描述某种原则或理论的清晰表达。
同义词:揭示、表明、显示、明示 反义词:隐藏、隐瞒、掩盖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揭示”更侧重于揭开未知或隐藏的事物,“表明”则更多用于表达态度或立场,“显示”强调通过行为或现象来展示,而“明示”则强调直接和明确的表达。
“昭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昭”意味着明亮或显著,“示”则是展示或表明。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常用于描述天象或神谕的明确指示。
在**文化中,“昭示”常与天命、正义和道德联系在一起,用来描述那些不可置疑的真理或原则。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于政治演讲或法律文件中,以增强信息的权威性和明确性。
“昭示”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庄重和权威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明确无误的真理或原则,以及那些需要被严肃对待的信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法律讲座中听到“昭示”这个词,用来描述法律条文的明确性和不可置疑性,这让我对法律的权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昭示”:
晨光昭示了新的一天的开始, 每一缕光线都是希望的使者。
视觉上,“昭示”让我联想到明亮的阳光或清晰的标志,听觉上,它可能与庄严的演讲或清晰的钟声相关联。
在英语中,“昭示”可以对应于“manifest”或“demonstrate”,但这些词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略有不同。
“昭示”是一个充满权威和明确性的词汇,它在文学、法律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传达重要信息时的力量和效果。
1.
【昭】
(形声。从日,召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昭,日明也。 、 《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 《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组词】
昭式、 昭列、 昭衍、 昭亮、 昭美
2.
【示】
(会意。小篆字形,“二”是古文“上”字,三竖代表日月星。甲骨文本作“T”,象祭台形。“示”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其义多与祭祀、礼仪有关。本读(qí)。本义:地神。引申义:让人看,显示)。
显现;表示。
【引证】
《华严经音义》-示,现也。 、 《说文》。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 《苍颉篇》-示,现也。 、 《战国策·秦策》-武王示之病。 、 《楚辞·怀沙》-穷不得所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 《三国演义》-斩使以示威。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
【组词】
示像、 示疾、 示现、 示贬于褒、 示重、 示问、 示俭、 示优、 示惩、 示怀、 示导、 示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