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4:07
毡巾:毡巾是一种用羊毛或其他纤维通过压制和摩擦制成的柔软、厚实的织物,通常用于保暖或装饰。它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缝制成帽子、围巾、地毯等物品。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毡巾常常被用来象征温暖、保护或传统。例如,在描述一个寒冷的冬夜时,角色可能会围上一条毡巾以抵御寒风。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毡巾可能被简单地称为“毛毯”或“围巾”,特别是在非正式的对话中。
专业领域:在纺织或手工艺领域,毡巾的制作过程和材料选择会受到详细讨论。
同义词:毛毯、围巾、披肩
反义词:*纱、轻纱(与毡巾的厚实和保暖性质相对)
词源:毡巾的制作技术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000年左右的中亚地区。英语中的“felt”一词来源于古英语的“felt”,意为“毡制物品”。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毡巾的制作材料和工艺有所发展,但基本原理保持不变。
在某些文化中,毡巾不仅是实用物品,也是身份和传统的象征。例如,在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等地区,毡巾是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毡巾常常让人联想到温暖、舒适和安全感。在寒冷的冬夜,一条柔软的毡巾可以带来心灵的慰藉。
在我的旅行经历中,曾在蒙古包中体验过用毡巾作为床铺的垫子,那种厚实和温暖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毡巾可以被描绘为“冬日的守护者,用它的柔软包裹着每一颗渴望温暖的心。”
想象一条色彩斑斓的毡巾,它的图案和质地可以激发丰富的视觉联想。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羊毛在手指间摩擦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毡巾的用途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毡巾可能更多被视为时尚配饰,而在中亚地区,它则是生活必需品。
毡巾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毡】
(形声。从毛,占声。本义: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氈,撚毛也。 、 《周礼·天官·掌皮》-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
【组词】
毡单、 毡布、 毡车、 毡衫、 毡屋、 毡席、 毡帽、 毡毯
2.
【巾】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巾,佩巾也。 、 《仪礼·士冠礼》-沐巾一。 、 《礼记·内则》-盥卒授巾。 、 《仪礼·士丧礼》-布巾环幅不凿。 、 《仪礼·特牲馈食礼》-静其巾幂。 、 《战国策·魏策》-儿女共沾巾。 、 宋·张俞《蚕妇》-归来泪满巾。 、 清·林觉民《与妻书》-巾短情长。
【组词】
花巾;小丝巾;巾栉、 巾帚、 巾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