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1:46
州牧:在**古代,州牧是指掌管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州长。州牧的职责包括管理州内的军事、财政、司法等事务,是地方行政权力的核心。
文学语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州牧常常被描绘为有权有势的人物,如《三国演义》中的刘表、刘璋等。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州牧一词较少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古代官制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政治学等领域,州牧是研究古代**行政体系和地方治理的重要概念。
同义词:州长、省长、地方长官
反义词:平民、百姓、庶民
词源:州牧一词源于**古代的行政体系,最早见于汉代。
演变:随着历史的发展,州牧的职权和地位有所变化,但其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文化意义:州牧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责任,是地方治理的核心。
社会影响:州牧的治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州内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其选拔和监督机制在古代社会中非常重要。
情感反应:州牧一词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权力斗争和政治风云,带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
联想:想到州牧,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官场、战争、家族纷争等。
经历或故事: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对刘表、刘璋等州牧的描写印象深刻,他们的政治手腕和治理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诗歌:
古道风尘州牧行,
权谋天下事难平。
一州之主心怀远,
千载风云史册铭。
视觉联想:州牧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的官服、官帽,以及古代官府的建筑风格。
听觉联想:想到州牧,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官员的宣读政令的声音,或是战鼓声、马蹄声。
比较:在西方历史中,类似的职位如罗马帝国的总督(Governor)或中世纪的封建领主(Lord),虽然职责和权力有所不同,但都是地方行政权力的象征。
总结:州牧作为古代地方行政的最高长官,其职权和地位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州牧的概念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的政治体系和社会结构。
反思:州牧这一词汇虽然不再常用,但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历史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1.
【州】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 同: 洲
【引证】
《说文》-水中可居曰州。
2.
【牧】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同本义。
【引证】
《周礼·牧人》-掌牧六牲。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谁扞牧圉。 、 《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周宣王之牧正。 、 《诗·小雅·无羊》-牧人乃梦。 、 《尔雅》-郊外谓之牧。 、 《汉书·李广苏建传》-使牧羝。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郴州荛牧儿。 、
【组词】
牧所、 牧苑、 牧子、 牧夫